(清)顺治十七年(1660)刊本
贾汉复修,沈荃纂。汉复字胶侯,山西曲沃人,顺治十四年(1657)来任河南巡抚:沈荃字贞蕤,江南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,顺治九年(1652)会试一甲三名(探花),授编修,出任河南按察司副使,分巡大梁道.
河 南 旧 省志修于前明嘉 靖 间,距今已 百有余年,时明社已覆,新朝初建,贾汉复来豫后即锐意修举新志、初聘孙奇逢主纂事(孙晚年隐居于辉县苏门山中),孙辞之至再,卒不就。遂转延沈荃总其事,沈为之序曰: “.余惴惴惧勿克襄厥事,惟是蝉夙夜之劳,集众思之益,网罗旧闻,搜采散佚,取前志一~折中之,其昔讹而今核者图考、沿革也,昔遗而今备者星野、河防、城池、学校也;昔列而今裁者圣迹也,昔分而今合者寺观也、备遗也。至山川增十之一-,职官、选举增十之七,祠祀、陵墓、古迹增十之二三,艺文增十之四、其户口、田赋、公署详于今者因时也:帝王、封建仍犬旧者存古也。名宦、人物、孝义、隐逸、流寓、仙释、方伎、列女,前者勿之逸,后者勿之滥也。曩所未载补其纰漏,今所宜采广其见闻。文无可据姑缺疑以待,事有足述必征信以传。凡为图三十一,为例二十,为类三十,为卷五十,为幅二千有奇,为言一百三十余万
”此所谓“类”即目录,凡三十,日图考,沿革(有表),星野(祥异附),疆域(形胜附),山川(关津、桥 梁 附),风俗,城池,河防,封建,户口,田赋,物产,职官,公署,学校,选举(武勋附),祠祀,陵墓,古迹(寺观附),帝王(后妃附),名宦(三卷),人物(四卷),孝义,冽女,流寓,隐【顺治】河南通志 五十卷(清)顺治十七年(1660)刊本贾汉复修,沈荃纂。汉复字胶侯,山西曲沃人,顺治十四年(1657)来任河南巡抚:沈荃字贞蕤,江南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,顺治九年(1652)会试一甲三名(探花),授编修,出任河南按察司副使,分巡大梁道、河 南 旧 省志修于前明嘉 靖 间,距今已 百有余年,时明社已覆,新朝初建,贾汉复来豫后即锐意修举新志、初聘孙奇逢主纂事(孙晚年隐居于辉县苏门山中),孙辞之至再,卒不就。遂转延沈荃总其事,沈为之序曰: “.余惴惴惧勿克襄厥事,惟是蝉夙夜之劳,集众思之益,网罗旧闻,搜采散佚,取前志一~折中之,其昔讹而今核者图考、沿革也,昔遗而今备者星野、河防、城池、学校也;昔列而今裁者圣迹也,昔分而今合者寺观也、备遗也。至山川增十之一-,职官、选举增十之七,祠祀、陵墓、古迹增十之二三,艺文增十之四、其户口、田赋、公署详于今者因时也:帝王、封建仍犬旧者存古也。名宦、人物、孝义、隐逸、流寓、仙释、方伎、列女,前者勿之逸,后者勿之滥也。曩所未载补其纰漏,今所宜采广其见闻。文无可据姑缺疑以待,事有足述必征信以传。凡为图三十一,为例二十,为类三十,为卷五十,为幅二千有奇,为言一百三十余万”此所谓“类”即目录,凡三十,日图考,沿革(有表),星野(祥异附),疆域(形胜附),山川(关津、桥 梁 附),风俗,城池,河防,封建,户口,田赋,物产,职官,公署,学校,选举(武勋附),祠祀,陵墓,古迹(寺观附),帝王(后妃附),名宦(三卷),人物(四卷),孝义,冽女,流寓,隐逸,仙释,方技,艺文(十五卷),杂辨(备遗附)。
此书以明嘉靖《河南通志》为蓝本,因其纲日,略有损益,删繁存疑,纠谬正讹,并参稽郡县新志,大大充实了前者的内容,不少门类,上溯远古,下迄有清,作出系统记载,实具极大的资料价值。沿革一月,以府为单位,有表有文,起自唐虞,直至有清,按朝排列,颇为醒目,亦间有失误,表后附有府属州、县沿革。疆域一月,按各府之四至八到通往各州、县,均有具体里数。城池一目,叙各府、州、县城池建筑沿革、面积。职官、选举或自秦代,或自西汉依次记录。(后世多用表,眉目则更为清楚。)特别是河防一目,叙自远古,止于清顺治间,对河患、截堵、视察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记载。凡此一切,使我们对河南数千年来的历史地理、自然地理、政治,教育等情况,都可得到初步的了解,对于研究河南地方史志,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。主修贾汉复颇为自负的说:对此志“….一展阅,而八府十二州九十五县之舆地、山川、关梁、建置、风俗、方贡、户口、人文、莫不犁然在目。”(《进呈通志疏》)并非虚语。康熙间以此志颁诸天下诏直省修志以为式,可见其影响。至其失误卑陋处亦在在可见。因旧志,见其小疵而不知其大谬,帝王一目之设置如故,人物与其他人物之分离如故——自然删去圣迹一目是可取的,此其一。以远古之传说与神话为信史,捕风捉影,十分荒唐,此其二。叙事之失误,特别是沿革一目遗漏甚多,此其三。但得失相较,瑕不掩瑜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此书“条理粗备”,十分公允,可为定论。此书见《文瑞楼藏书目录》、《培林堂 书 月》、《贩 书 偶记》著录逸,仙释,方技,艺文(十五卷),杂辨(备遗附)。此书以明嘉靖《河南通志》为蓝本,因其纲日,略有损益,删繁存疑,纠谬正讹,并参稽郡县新志,大大充实了前者的内容,不少门类,上溯远古,下迄有清,作出系统记载,实具极大的资料价值。沿革一月,以府为单位,有表有文,起自唐虞,直至有清,按朝排列,颇为醒目,亦间有失误,表后附有府属州、县沿革。疆域一月,按各府之四至八到通往各州、县,均有具体里数。城池一目,叙各府、州、县城池建筑沿革、面积。职官、选举或自秦代,或自西汉依次记录。(后世多用表,眉目则更为清楚。)特别是河防一目,叙自远古,止于清顺治间,对河患、截堵、视察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记载。凡此一切,使我们对河南数千年来的历史地理、自然地理、政治,教育等情况,都可得到初步的了解,对于研究河南地方史志,不无一定的参考价值。主修贾汉复颇为自负的说:对此志“….一展阅,而八府十二州九十五县之舆地、山川、关梁、建置、风俗、方贡、户口、人文、莫不犁然在目。”(《进呈通志疏》)并非虚语。康熙间以此志颁诸天下诏直省修志以为式,可见其影响。
至其失误卑陋处亦在在可见。因旧志,见其小疵而不知其大谬,帝王一目之设置如故,人物与其他人物之分离如故——自然删去圣迹一目是可取的,此其一。以远古之传说与神话为信史,捕风捉影,十分荒唐,此其二。叙事之失误,特别是沿革一目遗漏甚多,此其三。但得失相较,瑕不掩瑜,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此书“条理粗备”,十分公允,可为定论。此书见《文瑞楼藏书目录》、《培林堂 书 月》、《贩 书 偶记》著录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