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乾隆]上元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/(清)蓝应袭修,何梦篆、程廷祚
纂·—清乾隆16年(1751)刻本;抄本。
应袭,清广东大埔人,举人,曾任上元知县。梦篆,字退夫,先世蜀人,曾祖
父占籍金陵,遂为邑人,进士,曾任广东新安县知县。廷祚,原名默,字启生,号
绵庄,晚年自号青溪居士。乾隆初以诸生召试博学鸿词科未入等,从此不应乡举,
闭户穷经。有《易通》、《大易择言》、《彖爻求是说》、《尚书通议》、《青溪诗说》、《鲁
论语》,《春秋识小录》、《礼说》、《诗文集》等。自康熙23年(1684)至乾隆前期,
康熙、乾隆数次南巡,有关地方官为备掌故、借应答,特别注意编修地方志。乾隆14
年,有司檄修邑志,应袭遂开馆于草堂桥之上乘庵,延梦篆、廷祚主其事,历7月稿
成付刻,至乾隆16年蕆事。全书凡3纪10志80目。
卷首国朝蠲赐恩纪、圣祖南巡恩纪、
今上皇帝南巡恩纪;卷1天官志:星野、极度、庶征;卷2~4舆地志:沿革、图说
(行宫、省城、县境、县署、历代互见、钟山、天印山、大江、诸山发源、诸水发
源)、疆域、城池、廨署、山川、形势、风俗;卷5~6官守志:良政(封爵附);卷
7~8民赋志:户口、田制、地租、芦课、杂税、盐引、积贮(物产附);卷9学校志:
儒学、庙祠、礼乐、经籍、学田、学额、府学(书院,社学附);卷10选举志;卷
11~12祠祀志:坛遗、庙宇(寺观附);卷13~14古迹志:都邑、宫室、郊庙、庠序、
官舍、仓库、苑囿、楼阁、亭台、堂轩、栅埭、村驿、第宅、陵墓、碑碣;卷15~25
人物志:祠贤(先贤、表忠、名宦)、邑献、宦籍、治绩、文学、忠烈、孝友、义行、
隐逸、方伎(列女附);卷26~27艺文志: 表、疏、启、记、序、赞、铭、论、文、
赋、诗、辨、议、考;卷末摭佚。前有周承勃、苏凌阿、蓝应袭3《序》、何梦篆《后
序》,以及《旧序》、凡例、目录。卷首后2纪记康熙,乾隆途经南京的有关活动、题
咏,卷末述名迹及有关人物。各志开篇均有小序,阐明编纂宗旨,文中论辨考订,
则随条附入。《民赋》按乾隆9年朝廷颁布的《赋役全书》程式,逐项胪列,条分缕
析,编叙简明。
今上皇帝南巡恩纪;卷1天官志:星野、极度、庶征;卷2~4舆地志:沿革、图说
(行宫、省城、县境、县署、历代互见、钟山、天印山、大江、诸山发源、诸水发
源)、疆域、城池、廨署、山川、形势、风俗;卷5~6官守志:良政(封爵附);卷
7~8民赋志:户口、田制、地租、芦课、杂税、盐引、积贮(物产附);卷9学校志:
儒学、庙祠、礼乐、经籍、学田、学额、府学(书院,社学附);卷10选举志;卷
11~12祠祀志:坛遗、庙宇(寺观附);卷13~14古迹志:都邑、宫室、郊庙、庠序、
官舍、仓库、苑囿、楼阁、亭台、堂轩、栅埭、村驿、第宅、陵墓、碑碣;卷15~25
人物志:祠贤(先贤、表忠、名宦)、邑献、宦籍、治绩、文学、忠烈、孝友、义行、
隐逸、方伎(列女附);卷26~27艺文志: 表、疏、启、记、序、赞、铭、论、文、
赋、诗、辨、议、考;卷末摭佚。前有周承勃、苏凌阿、蓝应袭3《序》、何梦篆《后
序》,以及《旧序》、凡例、目录。卷首后2纪记康熙,乾隆途经南京的有关活动、题
咏,卷末述名迹及有关人物。各志开篇均有小序,阐明编纂宗旨,文中论辨考订,
则随条附入。《民赋》按乾隆9年朝廷颁布的《赋役全书》程式,逐项胪列,条分缕
析,编叙简明。
《艺文》轻“四十八景”之类的应景诗,重有关地方利病,古今得失之
作。南京自南唐改筑城垣,青溪断流,朱明大建都城,水道迁徙,乾隆时湮塞日盛,
疏浚维艰,书中于此记述尤详。编者采录甚博,择取求精,叙述称详,故资料价值
较高。志书于列女一项,历来连篇累牍,不惮其烦,此编独以之附于人物,足见执
作。南京自南唐改筑城垣,青溪断流,朱明大建都城,水道迁徙,乾隆时湮塞日盛,
疏浚维艰,书中于此记述尤详。编者采录甚博,择取求精,叙述称详,故资料价值
较高。志书于列女一项,历来连篇累牍,不惮其烦,此编独以之附于人物,足见执
笔者不同寻常胆识,但节妇却又收录在世者,破了生不立传的成例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